經典菌香素齋面制作秘方
素齋面源自佛寺,幾千年來隨著經聲的傳誦與香火的旺盛,齋面的制法和澆頭變得花樣繁多、考究精致。濟南書香世家酒店將經典的菌香素齋面納入菜單,煮好的龍須面泡入菌湯中,上面再淋金黃的菌油,香氣四溢,深受食客喜愛,日售60多碗。
熬制菌湯:
干茶樹菇1000克、干香菇500克洗凈,入清水浸泡2小時至透,取出后擠干水分,湯桶內入清水60斤,下泡好的菌類,大火燒開,轉小火保持水面冒魚眼泡狀態煮3小時,再將火開到最小,保持湯面平靜,浸煮6小時,關火后打出已熬爛的菌渣,將湯汁晾涼,封保鮮膜,入冰箱保存。
廚師之家www.cafe-bar-hoihoi.com
自制蔬香油:
熟菜籽油20升入鍋燒至三成熱,加胡蘿卜片250克、蔥白200克、姜塊(拍散)100克、干蔥頭10個,小火熬約半小時,將蔬菜水分熬干,濾渣留油。
熬制菌油:
1、干香菇500克治凈、泡發后切丁,鮮杏鮑菇750克切丁。
2、自制蔬香油5升入鍋,下菌菇丁,小火熬2小時,至鍋內菌丁不再有水泡冒出時關火。
3、將菌菇盛出入保鮮盒,再將菌油沉淀,去掉底部的雜質后倒入保鮮盒,封保鮮膜入冰箱冷藏。
廚師之家www.cafe-bar-hoihoi.com
出面:
取適量菌湯燒沸后倒入碗中,龍須面75克入沸水中煮約半分鐘,撈入菌湯,再淋一勺燒熱的菌油(帶菌。,加一顆青菜心即可上桌。
面面俱到
1.干菌帶有一股特殊的泥土氣,為了壓下這種味道,吊菌湯時需放入少量姜片、蔥段。
2.熬制菌油不可將火開大,否則菌類極易焦糊,使油中帶有苦味。
3.由于表面蓋著一層菌油,下面的菌湯熱力持續,因此面條煮至七成熟即可出鍋,走菜時用菌湯的溫度將其浸熟,如若面條全熟出鍋,再撈入菌湯一焐,口感太軟失去嚼勁。
廚師之家www.cafe-bar-hoihoi.com
熱門精品廚藝教程推薦:
老濟南把子肉 正宗原汁燉牛肉 涼皮商用教程 果香雞柳棒 正宗麻椒雞商用技術 廚師寶典 夜市新寵芝士黃金薯 網紅臭豆腐技術 驢肉火燒技術 柳州螺螄粉配方 蟹黃鍋巴雞技術 秘方排骨米飯 正宗臺灣鹵肉飯 可真正商用的包子技術 正宗新疆椒麻雞 醬香米線 鍋巴土豆 香辣肉醬面/米線 臺灣牛肉面 單縣羊肉湯 襄陽牛肉面 楊國富麻辣燙 秘制紅燒肉 麻辣串炸串 青一色特色菜 酸辣粉技術 黃燜雞米飯 千里香餛飩 棗莊辣子雞 重慶麻辣魚 牛雜湯 淮南牛肉湯 麻辣香鍋 過橋米線/砂鍋米線土豆粉 安徽牛肉板面 ...更多
該內容由用戶「單晶冰糖」發布
轉載自: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23/22/16273306_561737445.shtml
本站僅提供網絡存儲空間,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或內容有誤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可以立即刪除或修正;
本站對此類由用戶上傳的資料無法驗證真實性,請謹慎甄別使用;
本站為該資料建立有專屬討論區,尋求幫助、發表看法、分享心得或試做體會都可以在討論區交流,希望大家可以在交流中探討廚藝、發掘亮點、去偽存真、提升資料價值。
廚師之家建議您這樣學習:
猜你喜歡
-
原汁燉牛肉軟爛入味、湯汁鮮美,原汁原味、口感絕佳,該配方技術教程由廚師之家聯合有著豐富經驗的師傅傾力打造,操作流程科學合理,口味正宗,包教包會,既適合新手開店也適合為已有的餐飲店增加品類...
-
該教程詳細講解了洗面涼皮、不洗面涼皮、彩色涼皮的制作技術以及各種特色原材料的制作,在出餐方式上既有傳統的調拌形式也有目前十分熱門的卷涼皮,另外還延伸了涼面、涼粉的制作,是一套非常全面的涼皮技術教程...
-
襄陽牛肉面制作教程由廚師之家聯合有著十余年面館從業經驗的師傅鼎力打造,采取老方法,新工藝,結合牛肉面的肉、湯、面等主要方面,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進行了詳細講解,配方準確、講解詳細,簡單易學...
-
這套肉醬粉面系列來自一家知名老字號面館,其獨具特色的風味俘獲了很多人的味蕾,受到眾多粉絲們的推崇,成為店里的明星單品!藤椒肉醬,色澤清新自然,口味麻辣鮮香;香辣肉醬,色澤紅亮誘人,香辣味濃郁!無論是開店用還是在已有的店里增加新品都是非常棒的選擇...
-
臺灣牛肉面教程由廚師之家聯合知名臺灣牛肉面館師傅鼎力打造,集各種亮點于一身,另外再結合現代人的飲食特點,同時考慮商家經營因素,經過多重優化,成就一款湯頭鮮香醇厚、牛肉軟爛齒頰留香的用心之作...
-
這款教程詳細講解了鮮面條的加工制作方法,包括和面配方、操作流程、手法技巧以及手拉寬面的操作和壓面機的使用等,相當完全,可以說比較有參考性,其成品使用范圍也相當廣泛,板面、牛肉面、肉醬面等諸多粉面類小吃中都可以使用...
-
該資料為【太和羊肉板面】和【安徽牛肉板面】的教程合集,由廚師之家官方聯合專門實體店資深師傅誠意制作,師傅經過多年的積累、傳承和改良,對料子的用量以及面條的筋道,有著自己的獨家心得,做出的成品碗碗飄香,色香味俱全...
-
太和板面在小吃領域多年以來憑借著優惠的價格和醇香的口感而獨樹一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面食典范,新一代國民料理,該教程詳細為大家傳授傳統太和羊肉板面的制作技術,講解詳細,通俗易懂,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參考資料...
-
安徽牛肉板面由專業師傅經過多年的積累、傳承和改良,對料子的用量以及面條的筋道,有著自己的獨家心得,做出的成品碗碗飄香,色香味俱全,在本教程中均毫無保留的進行了講解和操作,零基礎也能輕松學會,是一套非常實用的參考資料...
-
重慶50強小面是電視及報社媒體評價認可選出的。位于重慶小面“50強”榜首的“老太婆攤攤面”由于其獨特的配方和制作技巧,使其能在美食城重慶中脫穎而出,無比暢銷!下面就為您揭秘其制作方法,絕對難得,最...
-
炙子燒烤是一種烹調技法,它誕生的時間比烤鴨還早,是清朝時期老北京皇城根下的名肴之一。據說,炙子燒烤源于北方的游牧民族,牧民在野外生活時,會用獵刀直接將牛羊肉切成片,點燃馬糞將其烤熟,吃法粗獷。后來...
-
一、佐料重慶人的味道就是麻辣,重慶小面肯定也沾染了這一特點,一碗正宗的面必須要有良好的佐料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戶,必須搭配的佐料有:蔥花、榨菜粒、豬油、芝麻醬、油辣子海椒、花椒面、醬油、味精、姜蒜水。...
-
1.佐料重慶人喜食麻辣,小面可謂集川菜麻辣之大成,一碗好吃的小面必是有一碗好吃的作料方能吸引食客,必備的作料有九種:醬油、味精、油辣子海椒、花椒面、姜蒜水、豬油、蔥花、榨菜粒、芝麻醬。那么,是不是...
-
意大利肉醬面,其實在意大利很少會有人在家自己做肉醬面,因為時間實在太長了,東西實在太多了。如果想做出一份正統的,好吃的博洛尼亞肉醬面,不推薦在家操作。番茄醬5kg番茄100g羅勒葉50g牛至葉30...
-
想要開家面館好賺錢,煮面條的真功夫要研究練習,一奌不能馬虎,否則主菜再好、湯頭實在、都沒用,面的烹調方式有湯面、乾面、炒面、涼面等四種。如何下鍋煮面條:1.煮面要有足夠的水:水份只能多不能少,水少...
-
尼姑面即素面,與桂林米粉堪稱姐妹小吃。桂林的尼姑面有悠久的歷史,據傳100年前,月牙山隱真巖有一位尼姑,做得一手味道特別鮮美的素面,久而久之,后人就稱它為尼姑面了,F在七星公園內的月牙樓,仍經營這...
-
主料:綠色面100克。輔料:黃瓜、胡蘿卜各20克,香蔥5克,芝士碎10克,豆芽20克。調料:黑芝麻醬20克,麻辣油10克,醬油5克,鹽2克,糖3克,香醋10克。制作方法:1.炒鍋上火,燒水,把自制...
-
油潑扯面是陜西著名小吃,說它是有聲有色有香味絕對是恰如其分:抻制面條的時候面皮要在案板上甩得“biangbiang”作響,聽得人心曠神怡,煮好的面條色澤明亮,光滑可人,再配上鮮紅的辣椒、碧綠的蔥花...
-
涼面又稱冷面、過水面,古時稱為“冷淘”。唐代詩人杜甫曾在《槐中冷淘》中稱贊用槐樹葉汁和面做的冷淘吃起來比粳米做的香飯還美。涼面是大眾化的夏令面食,因其調料多樣、風味獨特而深受歡迎。涼面采用冷水面團...
-
河南燴面中最傳統的版本是羊湯滋補款,群眾基礎雖然牢固,卻因百年不變的容貌,較易引起審美疲勞。下面的這款“酸菜肥牛燴面”,相較羊湯燴面,它膻味小,不油膩,鮮香更足,搭配上酸菜與胡椒粉,又增了一重微酸...